一说到亲子鉴定,大多说人瞬间就想到了很多新闻头条,《某丈夫发现养育十多年的孩子非亲生》《某富豪亲子鉴定,双胞胎父亲不同》……这些新闻关注的点都是“绿帽子”,因为大多数媒体都是男性视角。但其实带领孩子做“亲子鉴定”这件事归根结底,还是“信任”二字,夫妻之间若是没有了情分,什么事情都会怀疑,也就什么事情都能做。妇产科本来和亲子鉴定没有什么关系,可在这里,我却经历了一场闹剧——孩子的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……都要求做亲子鉴定!
这天上午,孕妇小崔来到科里,说已经见红了。我马上检查了一下,没有阵痛,没有破水,问了一下预产期,还有一周。我建议病人还是先回家,等开始阵痛了再来医院也不迟。但病人不太愿意,又担心没有病床了,又担心孩子有闪失,执意要住院。我也只能办了住院手续。
刚开始只有小夫妻两个人,很快队伍浩浩荡荡的来了,婆婆公公、爸爸妈妈、姑姑姨姨来了一堆。
“病房里不允许有这么多人,她还没有生,就留下她丈夫就可以了。”
“哎呀,不行啊。我们家的大孙子第一眼看不到爷爷奶奶多伤心啊。”
“你们这么多人陪着,产妇会紧张的,对胎儿也不好。”
最后说来说去,他们一家人全都去了医院周围的宾馆,并且嘱咐一有动静马上打电话。
小崔一连住了几天,一点动静都没有,她家里人倒是和我们科里混熟了。因为一有新生命降临,他们就来问是男孩还是女孩。
如果是男孩,他们就说真是好事。如果是女孩,就说也行。
一看就是个想要男孩的家庭。我问他们想要男孩还是女孩。
他们喜气洋洋地说,“男孩!我们找人看过的,看了四五遍啦,都是男孩。”
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透露孩子的性别,但是总有些医生会因为熟人的关系说上一句半句。“B超也是看不准的,因为胎儿在肚子里的角度,不可能那么准确告诉你孩子的性别的。所以不用太相信。”
“别人家的不准,我们家的肯定准。彩超图里我都看见小鸡鸡了。没问题!”孩子的奶奶笑着说。
我也没再说什么。
等到第五天,小崔终于有了反应,我们很快把她推进产房,那帮浩浩荡荡的亲友团也开始在门外焦急地等了起来。
两个小时后,护士将小崔的孩子抱了出来,“小崔的家属,女孩,七斤一两。”
没有人有反应。小崔的家人还在说得热火朝天。
“小崔的家属!小崔的家属!”护士提高了音量。
“这儿呢。孩子抱出来了?”
“嗯!母女平安!女孩儿,七斤一两。”
小崔的家人脸色一变,“弄错了吧?我们是男孩儿!刚才那家是女孩儿。”
“你看看这里哪还有别人家的?就是你家的。”护士将孩子放进还傻眼的小崔丈夫怀里。
这个小女孩哇哇的哭着,可一帮家长竟然都没有哄。
“药大夫!”小崔的婆婆和妈妈走了过来,“女孩儿?不可能呀,我们B超的时候都说是男的!”
“我和你说过,性别检验不准的。”
“不可能!”小崔的婆婆激动了起来,“是不是你们给抱错了!”
“简直是胡闹!不要质疑我们的专业性。再说了,今天只有你们一个产妇,什么抱错孩子了。”我觉得她们简直不可理喻。
小崔的妈妈把婆婆给拽走了,全家喜笑颜开的场面都消失了,一个新生命的诞生,居然带来了愁云惨谈。
曾经在网上很流行一个帖子叫做《生男孩儿和女孩儿的区别》,里面罗列了种种生女孩儿比生男孩儿的好处。可是帖子居然以这样开始:
“生男孩出生高兴一天、结婚高兴一天,其他天天难过;生女孩出生难过一天、结婚难过一天,其他天天高兴。”
虽然这种说法比较极端,虽然是说女生孩儿好,可“生女孩难过”这句话是多么戳痛人的心窝。我们“号召生男生女都一样”都多少年了,“生女孩难过”还会被人认同,就像今天这个家里。
“药大夫,你们医院能做亲子鉴定吗?”小崔的婆婆又走了过来。
“不能。怎么了?”
“我们怀疑你们医院给我们抱错孩子了。这女孩儿就不是我家的!肯定是你们给换走了!”婆婆说的振振有词,“你看这鼻子眼睛,一点儿都不像我家的。我们做了四五次B超了,都说是男孩儿,不可能是女孩儿的。”
她简直是看电影看多了,居然能想出这种事情来。
“告诉你们!小崔生的就是女孩儿。她还在产房躺着观察呢,要是知道你们这么做,多难受?”
“我们不是说小崔,是说你们医院错了!”
“那你们去申请吧,你们去做亲子鉴定吧。世界上就没有百分之百这种概率的,亲子鉴定也是百分之九十几,你们家是不是不做到一个百分之百,就坚信那小姑娘不是你家的?就坚信是我们医院抱错的?我们从哪儿给你找百分之零点几的几率去?”